跳至主要內容
  • 關於我們
    • 認識我們
    • 課程製作團隊
    • 我們的願景
    • SEL教育現況
  • 學苑課單
    • 學齡前
      • BODY認識身體
    • 小學生
      • 一年級
      • 二年級
      • 三年級
      • 四年級
      • 五年級
      • 六年級
  • 會員服務
  • 教育專欄
  • 支持我們
  • 關於我們
    • 認識我們
    • 課程製作團隊
    • 我們的願景
    • SEL教育現況
  • 學苑課單
    • 學齡前
      • BODY認識身體
    • 小學生
      • 一年級
      • 二年級
      • 三年級
      • 四年級
      • 五年級
      • 六年級
  • 會員服務
  • 教育專欄
  • 支持我們

陪孩子穿越情緒凍結:十句溫柔話語,領他走出冰封森林

  • 2025-06-03
陪孩子穿越情緒凍結:以十句溫柔話語引導孩子走出情緒冰封森林,從情緒超載的科學解析到溫暖陪伴的實例,幫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與被理解。每句話語像一盞燈,照亮孩子心中迷霧。最後邀請觀眾留言分享,讓我們一同成為陪伴孩子度過困難時刻的溫暖力量。

🌈【當世界太大,小小的心需要一個避風港】

有時候,孩子的情緒不是哭鬧,不是生氣,而是靜靜地,一動也不動。像被時間凍結的雕像,眼睛裡寫著慌亂,身體卻僵直得像忘了怎麼逃跑。

那一刻,大人急著想做些什麼,卻又發現任何大聲、催促,只會讓那份僵硬更加深沉。

其實,孩子不是不願意動起來。他們只是正在等待,一雙溫柔的手,輕輕地、慢慢地,把自己從凍結的世界裡領回來。

而這雙手,往往可以從一聲聲安靜而溫暖的話語開始。

為什麼孩子會情緒超載?

當孩子累積了太多刺激──無論是壓力、害怕、生氣,還是過度的興奮──大腦裡負責情緒的中樞,**杏仁核(amygdala)**便會迅速過度活躍,像警報器一樣響個不停。

而平時負責理性思考、情緒調節、專注力控制的前額葉皮質(prefrontal cortex),則會在這種情緒暴風裡暫時「關機」,讓孩子失去組織思考與控制行為的能力。

於是,我們看見的,就成了:

— 無法專心,眼神空洞
— 易怒或突然情緒爆發
— 行為混亂,來回跑動、推擠或尖叫
— 甚至呆滯發呆,整個人像斷了線的風箏

這不是孩子不乖,也不是他們有意亂來。
這是小小的大腦,在面對太多情緒時,自我保護的自然反應。

我在這裡,沒有要你馬上好起來

「我在這裡,沒關係,慢慢來。」

當孩子因為情緒超載而凍結,最需要的,從來不是一個命令,而是一個溫柔的陪伴。
這句話,就像在他心裡點亮一盞燈,告訴他:你不需要自己一個人承擔所有的害怕。

你的感覺,無論是什麼, 都可以被聽見

「我看到你現在好像有很多情緒,不管是害怕、生氣,還是難過,都是可以的。」

在凍結的時刻,孩子的心就像一座無聲的城堡,關上了所有大門。
這句話,是一把不敲打、不逼迫的鑰匙,輕輕放在門前,讓孩子知道:等你準備好時,我就在這裡。

如果想說話, 我一直在這裡聽

「你什麼時候想說話,我都在這裡聽你說。」

沒有急促,沒有焦慮,只有一份溫柔的守候。
這種耐心,是孩子重建信任感的養分。

我們可以一起慢慢想辦法

「我們可以一起想想,有什麼可以讓你感覺好一點的。」

給孩子一種感覺:即使世界很大很亂,即使自己一個人不知道怎麼辦,也還有一個人,願意和他一起,慢慢找出路。

你的身體也在說話, 我都有注意到

「你的手握得好緊、呼吸好快喔,我看見了喔。」

描述孩子的身體反應,不帶批評,只帶溫柔,讓孩子覺得:即使他什麼都說不出來,也有人懂得讀懂他。

想哭就哭吧,眼淚是勇氣的一部分

「如果你想哭,可以哭出來喔,哭也很勇敢。」

眼淚,從來不是脆弱的證明,而是孩子正在學習與情緒共處的過程。
允許他流淚,就是給他勇敢成長的空間。

你不用一個人面對這一切

「這些困難的感覺,不是你一個人要扛,我們可以一起分擔。」 情緒超載時,孩子最害怕的,不是難過本身,而是害怕自己被困在孤單裡。 這句話,是為他開一扇窗,讓光能進來。

有些事情,不用現在懂也沒關係

「有些事情真的很難懂,現在不懂也沒關係,慢慢來就好。」

給孩子時間,也給孩子寬容。不是每個問題都需要立即有答案,重要的是,一路上,有人陪著。

不論你變成什麼樣子, 我都愛你

「不管你是開心、生氣、難過、害怕,我都一樣愛你喔。」

當孩子知道,即使自己哭泣、憤怒、無措,也依然被愛,那麼他的世界,便多了一層最堅實的安全感。

愛,從來不是只有在孩子表現得「好」時才存在。真正的愛,是在他最軟弱、最無助時,依然溫暖地包圍著他。

分享貼文

相關貼文

只要一個方法輕鬆破除親子隔閡:三明治溝通法,讓你和孩子變隊友

只要一個方法,就能打破親子隔閡!三明治溝通法以「肯定+建議+期待」三層對話,讓孩子放下防備、願意靠近。不再命令與對立,而是攜手成為彼此的隊友。

閱讀更多 »

路怒症也有三階段 安全保平安的三把火滅火錦囊

路怒症分三階段:煩躁、火大、失控。專家建議:先深呼吸轉移注意,遇火氣上頭就停車冷靜,若爆發立即脫離現場。長期透過正念練習與認知行為療法,學習情緒管理,讓每趟車程更安全愉快。

閱讀更多 »

數位洪流中的專注危機:破解數位代謝症候群

在數位洪流中,我們常被訊息分心,陷入焦慮與專注崩壞。數位代謝症候群正悄悄侵蝕大腦健康。設定數位斷食、關閉通知、專注單一任務,重拾深度專注與內心平靜,成為清醒的數位時代掌舵者。

閱讀更多 »

我坐在路怒症的副駕上,我可以做甚麼

當你坐在路怒症司機旁,保持冷靜、避免指責、巧妙轉移話題、協助導航、確保安全,必要時請求停車休息。事後以平和態度討論,鼓勵學習壓力管理,共同營造安心駕駛環境。

閱讀更多 »

從生氣到發脾氣:解碼情緒的健康密碼

生氣是情緒的警訊,提醒我們需求未被滿足;發脾氣則是情緒失控,易傷人傷己。透過覺察、對話與練習放鬆技巧,我們能將怒氣轉為行動,守護身心健康。

閱讀更多 »

情緒風暴與血壓危機:五種情緒的健康警訊

當情緒如風暴般襲來,憤怒、焦慮、壓力、恐懼與悲傷都可能讓血壓飆升、損害心血管健康。專家指出,長期負面情緒不僅傷心,也傷身。透過深呼吸、正念練習與運動等小習慣,我們可以有效緩解情緒風險,為健康把關。

閱讀更多 »
上一頁上一篇【失樂園:當孩子的遊樂園彩色變黑白的時候】
下一篇當路怒新聞來敲門:家長如何觀察與引導孩子下一篇

sEL募課計劃

加入SEL學苑,開始用科學的方法了解你的情緒,學習如何更自信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!

了解更多

Copyright © 2025. All Rights Reserved.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肯愛社會服務協會